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材料学院吴朝玲教授团队发表氢储运技术领域特邀评论文章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12-26 浏览次数:

近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吴朝玲教授在《前瞻科技》期刊的“氢能技术与发展战略”专刊中,发表了题为《氢储运技术的发展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的特邀评论文章。《前瞻科技》是科技智库型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科技前沿重要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刊载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述评,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文章系统地综述了氢储运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全面总结了氢储运技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详细剖析了当前主流的氢储运技术,具体涵盖了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以及低压固态储氢。其中,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凭借较高的储氢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其成本相对高昂;低温液态储氢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制造难度大、成本居高不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目前仍处于应用示范阶段,但其潜在的低成本和易运输特性备受瞩目;低压固态储氢则通过金属氢化物等材料实现,以其高安全性和高体积储氢密度的特点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氢储运技术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方面,材料和装备成本较高,限制了氢储运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氢气在制备、压缩、液化及释放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需要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降低能耗。此外,氢气的高度易燃性和扩散性带来了泄漏和爆炸的风险,因此开发经济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和储氢技术显得尤为迫切。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未来氢储运技术的研究方向:应从降低装备制造和运维成本,提高氢储运技术的经济性;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降低能耗,推动氢能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加强储氢材料和储氢技术的安全性研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发展。

吴朝玲教授深耕储能领域已达二十余年之久,专注于储氢材料及氢能技术、燃料电池连接板等多个研究方向。此次发表的特邀评述文章,不仅是对其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的一次重要提炼与总结,更是对推动氢能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一份宝贵贡献。该评述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吴朝玲教授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全文链接:doi: 10.3981/j.issn.2097-0781. 2024.04.002

 

公告栏 关于2024年新进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详细]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28-85416050 传真:86-28-85416050
邮编:610064 地址:四川大学第一理科楼附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