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安农场建设热火朝天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安农场”现由学院团委下辖学生社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习社负责管理,参与建设者包括学院研究生和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等。
在2020年的农场建设初期,种植区域不清晰、土地管理不精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社团2021年劳动教育工作计划中,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即在2021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完成50%和90%以上的农场土地整修工作,基本实现农场科学划分、精细管理。
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社团调整了农场管理模式,具体举措如下。其一,规划种植区域。社团广泛征集学院各年级学生意见,增加同学们在农场区域划分、种植作物选取上的参与度,改变了之前由社团统一安排的做法。其二,增加管理员数量。社团在每个区域创建管理员团队,设立管理员1名,副管理员若干名,负责对各区域进行精细管理,提高了农场土地的利用率。其三,分区开展劳动教育。农场劳动教育活动由学院团委负责审核,社团助理团队进行监督,管理员根据作物特点,合理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学院各年级学生可通过云公告获取农场劳动教育活动信息,并根据日程自行选择参与时间,这提升了同学们参与劳动教育的灵活性。
目前,学院农场设立管理员12名,副管理员38名,劳动教育场地区域12处,如图1所示。其中,区域⑴为小麦种植区,区域⑵为番茄种植区,区域⑶为白菜种植区,区域⑷⑸⑹为波斯菊种植区,区域⑼为天竺葵种植区,余下区域为萝卜种植区。部分农场劳动教育照片如下图2至图5所示。
![](/__local/A/FC/0F/E0D28AFB66A8751F8722EE5E8DA_63B4A607_2FF8.png)
图1 农场分区示意图
![](/__local/0/84/AC/6714E6F3F78A3BF84932E16F499_03290B81_2377C.jpeg)
![](/__local/8/65/D8/3417EBDCB96EAB142CC308447C7_EA858F81_35787.jpeg)
![](/__local/3/21/BE/F541C85003B506098EDB7C930AC_39703507_4F223.jpeg)
图2 2021年上半年农场⑴-⑹号区域的整修工作场景
![](/__local/A/C7/5B/8271C63F69588D54035B5ED1973_19D7F73D_477E1.png)
![](/__local/5/16/6C/C785FD31FEAF5086D1E09A9E77C_B9189E0B_2B4F6.jpeg)
![](/__local/A/38/60/39D2ECD7131B7FC174086AA96F0_42CB7C76_29DD2.jpeg)
图3 2021年下半年农场⑺-⑿号区域的整修工作场景
![](/__local/3/3F/33/E31BA770B9ACC34180F88D885E6_83C5C5E3_2F2F3.jpeg)
![](/__local/D/C0/75/4AA0B13883EA62E8DCCDBBE9818_A7593593_2D013.jpeg)
![](/__local/B/B4/F6/DB8094D8257F34352945506691D_94ED32CE_2BD18.jpeg)
![](/__local/A/6F/7C/FC8B516966487D8D0E600FC56EA_0FC276AC_327D3.jpeg)
![](/__local/8/0A/16/71093844C210415E3081BC5ABF5_E005D2D4_EB5DC.png)
![11CD7](/__local/C/12/AE/D2B4F86209A0935A8CB76658135_8E6ECAD1_11CD7.jpg)
![](/__local/8/32/07/8CCCC5781BC02E170113A1F63EA_7141363D_1EB5D.jpeg)
图4 2021年农场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示
![](/__local/D/9D/64/A741A810982F112ABD64BF86D40_42738077_10380.jpeg)
![](/__local/C/93/30/BE282D082613ADB48A8A5E4B22A_55150151_1239E.jpg)
图5 2020-2021年度农场劳动教育表彰活动现场
除了上述进展外,社团在农场劳动教育工作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具体包括:缺乏对同学们进行种植知识的传授、对同学们的帮助引导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社团会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将其作为重点来抓,更好服务于学院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
新一年的工作中,社团将继续以“江安农场”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力倡导在劳动教育中帮助学生发觉劳动价值,从劳动实践延伸到知识构建、审美教育、创新创造、科学探究等方面。在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勤劳刻苦、热爱自然、珍惜粮食等意识,让同学们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