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材料学院张云教授、尧猛副研究员团队在锂离子电池高压、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这些工作为开发新型复合高压正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对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介绍如下: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以“Semi-Metallic Superionic Layers Suppressing Voltage Fading of Li-Rich Layered Oxide Towards Superior-Stable Li-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上(中科院一区,川大A−期刊,影响因子16.6),四川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勤和尧猛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张云教授。
富锂层状氧化物(LRLOs)正极材料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00 mAh g-1)以及高的理论能量密度(>900 Wh Kg-1),为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LRLOs初始库仑效率低、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差以及放电电压衰减快,严重阻碍了LRLOs的大规模实际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锂离子传输机制以及极化电子和氧的键合,四川大学张云教授、尧猛副研究员团队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表面改性策略,使用草酸和草酸铌一步处理LRLOs,在材料表面建立半金属快离子导体层,有效抑制不可逆的氧释放,提升界面反应动力学,从而显著缓解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减问题。该工作首次报道了半金属结构用于LRLOs中抑制氧气释放。
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方面,通过采用氧化剂Li2O2代替锂源LiOH·H2O,使用一种新的煅烧方法制备了具有降低的氧空位和较低的Li+/Ni2+阳离子混合的LiNi0.9Co0.05Mn0.05O2正极材料。在这项工作中,详细讨论了Li2O2在富镍材料煅烧阶段结构演变中的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以“A novel calcination method towards layered Ni-rich cathode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and regulated oxygen vacancies”为题,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中科院一区,川大B刊,影响因子15.1)。四川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第一作者是尧猛副研究员和四川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陶泽敏,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张云教授。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40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193)、四川省科技计划(编号:2021YFG028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30904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303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