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

20250809日上午,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能源界最高奖—ENI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研究所所长及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应邀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在研究生院1102室进行了主题为“高熵能源与传感”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邹海洋教授主持,来自全校多个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本次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王中林院士从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引出“高熵”分布式特性与大规模传感网络的底层需求惊人契合——当海量纳米发电机构建起智慧网络的“能量+感知”双核心,真正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已经触手可及。进一步揭示,纳米发电机已突破传统电源概念边界,演进为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新型自驱动传感技术”。TENG对机械运动的高度敏感性,赋予其感知微观世界的天然优势;他强调,这一“纳米发电机+高熵传感”融合技术是通往更高效、更柔性、更可持续未来信息系统的基石。目前,相关技术已在微纳医疗设备、环境监测、柔性可穿戴电子和深海能源捕获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摩擦纳米发电机”与传统摩擦技术相比的电荷传导机制、纳米发电机材料选择导向及纳米发电机在人类神经传感中的应用等方面踊跃提问,与王院士展开深入交流。王院士结合实例,与优秀学者们展开深入交流,现场展现出浓郁的学术思辨气氛王中林院士的深邃洞察与科学信念不仅为智慧能源与传感器研究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引,更激励新一代科研人向“高熵”背景下的原创“无人区”开拓进取。

王中林院士简介:

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教授。获得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8年世界能源与环境领域最高奖——埃尼奖(Eni Award)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2023年全球能源奖等国际大奖。王院士是国际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创立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两个学科,发明压电、摩擦纳米发电机,提出自驱动系统、海洋蓝色能源等原创科学概念,并将纳米能源定义为“新时代的能源”——物联网、传感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分布式能源。他还引领了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研究。论文影响力位居材料科学及纳米科技领域世界第12019-2023连续五年年度科学影响力排名第1


公告栏 关于2024年新进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详细]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28-85416050 传真:86-28-85416050
邮编:610064 地址:四川大学第一理科楼附三楼